硬泡聚氨酯保温板供应商
1、聚氨酯保温板在使用前应存放多久?
为了保证聚氨酯保温板的高质量,一般生产后存放10天左右就可以出厂了,10天后,聚氨酯保温板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基本上都结束了,这样,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优良性能就能充分发挥。
2、聚氨酯保温板如何保存?
聚氨酯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唯一对其产生破坏的就是紫外线,因此要注意防止阳光暴晒,避免露天存放。如长期存放,应叠加堆放。
3、聚氨酯保温板使用温度?
聚氨酯保温板使用温度范围在-30℃—+90℃间,短期使用温度可达+250℃而无任何损坏。
4、聚氨酯保温板能否抗热变形?
任何材料在温度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尺寸改变。无贴面硬聚氨酯泡沫密度为30~60Kg/m3时,热膨胀系数在5~8·10-5·K-1,当温度上升,比如从10℃~30℃(温差=20K)。一米以上的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板能够膨胀1~1.6mm,这都是正常的。
判别和检验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根据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的新国标检验内容和项目要求,提出判别检测的方法如下:
(1)有否合格的国家检测报告。如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示的检测报告,共有9个主要检验项目,有结论报告,有试样产品检测说明。没有上述检验项目内容的不正规检测报告应拒绝接收;
(2)查阅“国家检测报告的检验结果总表”,B1级材料燃烧性能测试指标重点是表内“燃烧增长速率指数”,能否达到≤250 W/S是关键。“燃烧增长速率指数”是欧盟制定的检测国际标准项目,是保温材料燃烧性能能否真正达标的必检标准,它的科学技术要求很高。据我们掌握的信息,目前国内企业送检试样产品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一般只能在300―900 W/S之间的短板徘徊,达不到≤250 W/S标准的是属于不合格的保温材料;
(3)查阅检验报告结论,是否写有达到难燃B1级的结论;
(4)查阅检验报告备注栏中的产品说明,有否“试样受火面为任意一面”的说明,如有这段文字表述,表明该材料是按国家颁布的新国标要求提供的匀质芯材检测。如果没有这段文字表述,而是注明“采用硅酸钙板(或砂桨等无机材料)为所送试样的背板”等字样,说明该材料是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复合的夹芯材料。如果它即使通过难燃B1级的检测报告,也不能轻易认同是合格保温材料,这是因为复合材料的芯材还没有被检测。新出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设计选用复合材料,还必须按国际惯例增加对复合板内的芯材检测是否达标。现悉,国内相当多的这种所谓难燃B1级复合材料的芯材是易燃B3级和可燃B2级材料,它仍是明令禁止或严格控制的淘汰产品,如果生产、设计、监理和承建单位允许这种不合格保温材料进入建筑工程,将承担后果的一切法律责任。
(5)查验送检保温材料的容重。检验保温材料的容重是验证材料合格与否的重要方法之一。保温材料容重是决定板材导热系数、强度、尺寸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一般合格保温材料的容重每立方米是48到60公斤之间,但有的企业为抬高氧指数,大量添加无机料,大幅度抬高材料的容重,达到每立方米100公斤以上,严重破坏了保温材料的物理结构和保温性能,不仅失去保温功能,还陡增吸水、起壳、脱落等质量问题。如果容重太低也不行,它会变形、霉变。
硬泡聚氨酯保温板供应商
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示的新国标检测内容、项目已经十分清晰。现实问题是许多检测机构,往往出现同一的保温材料,在不同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内容和项目会南辕北辙,少数检测机关还出具假报告,都说是合格材料,令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和执法部门难以取舍。不管怎样,应以国家检测中心的检测要求和内容项目为准。为此,公安部、住建部已经明确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执法检测,不得对规范条文进行随意解读,不得选择性执行规范,不得采取任何变通方式逃避执行适用的规范,更不得违反规范,如果检测单位不按新国标要求检测,将承担法律责任和终身责任。